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奇热小说网 www.qiretxt.com,最快更新带着神龙回娘家最新章节!

自食其力的农家生活。

    陶渊明的品行,感动了玉皇大帝。尤其他写的《桃花源记》里农民们过的那种安居乐业的生活,让玉皇大帝很受启发。

    玉皇大帝心想:身为万众生灵崇仰的上帝,不为万众生灵做一些好事,也枉为了这个身份。

    于是,玉帝召见了陶渊明,封其为桃神,命他到人间创建他书中所描写的桃花源。

    临行前,王母娘娘给了陶渊明一个桃核儿,嘱咐道:“逢陶而桃,人神可共享。”陶渊明谢恩毕,复又回到了人间。

    有道是天上一日,地上百年。陶渊明只在天上待了两日,人间已过两世,朝代也由晋朝改南北朝又改隋朝。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霸嫂,道德全无;横使暴()政。

    “黄河以北,千里无烟,江淮之间,则鞠为茂草”;官府以贿代政,无官不贪,腐败透顶。陶渊明见状,甚是悲哀。

    及至到了家乡柴桑,哪里还有他熟悉的陶氏家宅?向人询问,找到了一个在县衙当衙役的陶姓人。推算起来,那衙役竟是他的第十世孙。

    这个第十世孙告诉他,几经战乱,陶氏家族东的东、西的西,已遍布全国各地。

    陶渊明有心把桃核儿给这个十世孙,又恐他近墨者黑,有负上天。就离开了这个十世孙,到全国各地仙游,找可靠的陶姓人去了。

    这日,陶渊明游至棘津州境内,见荒野中有一年轻少妇,浑身素白,跪在一新坟前嚎啕痛哭,就走上前去解劝。

    年轻少妇见一老翁过问,哽哽噎噎地说道:“妾乃山东袁氏女,因家乡连年干旱,已有三载未收。官府的赋税不但不减,反而加重。“在家乡已无法生活,与丈夫陶根明逃荒到此。不想丈夫病饿而死,妾又有重孕在身。无一生计,故而痛哭。”说完又哭。

    陶渊明闻听,黯然伤神。心想:在这荒野,一个柔弱女子,又有重孕,如何生存得下去?

    况她丈夫姓陶,腹内婴儿乃陶姓根芽。王母娘娘叮嘱我“逢陶而桃”,她又正在难处,我何不助她一助,也算救陶姓百姓于水火之中。

    想罢,就对那少妇说:“人已死,哭也枉然,小娘子还是保住陶姓根苗为要。”

    袁氏女见说,止住哭道:“公公说的极是。只是俺种地无籽,饲养无畜,何以为计?”

    陶渊明说:“我有桃核儿一颗,你把它种在你丈夫的坟前。待桃树结果,你要施舍给逃荒的饥民。

    “待饥民食了桃肉,你再把桃核儿种在你丈夫的坟地周围。只要有桃树在,虽无大福大贵,却能丰衣足食。切记:莫为官、莫贪财。”说毕,把桃核儿交与袁氏,飘然而去。

    袁氏接了桃核儿,把它种在了丈夫坟前。心想:一个桃核儿种在地里,长树、结果也得几年光景。

    眼下灶里没柴,锅里没米。待桃树结果时,恐怕我母子也都化作泥土了。

    想着哭着,进了临时搭建的家门。抬头一看,只见光秃秃的庭院里堆满了柴禾;进得屋里,掀开锅,锅里有米;揭开盆儿,盆儿里有面。

    袁氏知是遇上了神仙,少不得焚香磕头,祭祀一番。

    就在这天夜里,袁氏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儿。依着丈夫和自己的姓,给儿子起名叫陶袁。

    种在地里的那颗桃核儿,也在当年开出了雪白的花,当年结出了碗口大的桃子。

    袁氏遵了陶渊明的嘱咐,把桃子施舍给过路的饥民。看着饥民把果肉吃了,她就把桃核儿种到地里。不几年,盐碱地上便长成了一片桃林。

    由于地盐碱,桃树生长的不是很健壮,袁氏就在桃林里挖了一眼井,打算用井水改良盐碱地,同时也解决吃水问题。

    不承想那井正好坐在泉眼上。那泉眼东通清凉江,西通索泸河,水源甘甜清澈,永不干枯。

    有了甜水井,吃水解决了,桃树也得以浇灌,茁壮茂盛起来。春天繁花似锦,秋天硕果累累。

    又因袁氏贤惠,肯施舍,饥民们无不感恩戴德,有的饥民就在这里落了户。

    很快,这里便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庄。人们为了感谢袁氏的恩德,把村庄定名为桃园村。

    桃园村周围的土地,因受了桃园井水的浇灌,盐碱得到改良,庄家欣欣向荣,桃园郁郁葱葱。

    桃园村的百姓,不分本土外地,都春种秋收,生活既富足又愉快。孩童们纵情歌唱,老年人笑声不断。那情景,一点儿也不亚于陶渊明笔下的“桃花源”。

    适逢天使下界视察,发现了这一情景,奏与玉皇大帝。玉帝大喜,加封陶渊明为桃神祖,又念袁氏植桃花园有功,封为桃仙。

    袁氏自接了陶渊明的桃核儿,种籽成树,已沾染了一些灵气。今又被封为桃仙,越发出落得亭亭玉立,娇艳无比了。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