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奇热小说网 www.qiretxt.com,最快更新红楼炮灰生涯最新章节!

,可是一份长长久久的活计,却能够保证他的一条生路不是?”

    身为自幼在皇帝身边见识过事情的皇太子,他的眼界自然是开阔的。对于太子而言,只要是好的,他就会采纳。何况这个法子的确能够安抚人心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道:“是啊,左相大人,饭还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的。天下年年闹灾,朝廷又是年年减免赋税年年发下钱粮,再这样下去,国库只怕真的要见底了。”

    国库见底。

    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封建国家,国库见底可是不详的预兆,不要说皇帝里,就是那些在场的官员们都知道,国库空虚意味着什么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这话一出口,就是皇帝也要退让,更不要说左相了。

    礼部尚书道:“圣上,既然建立作坊乃是大势所趋,那么还是请户部尽快将银钱拨下来。给匠户们入籍可是要不少钱粮的。从住所到安置的作坊,那都是不小的花费。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道:“方才左相大人也说了,要适当地放开对匠户们的轻贱。如果急急忙忙地将这些流民也入了匠户,是不是对他们不太好?这可是真的将这些人从良民变成了贱民了。而且卖身为奴还有赎身的一天,入了匠户,就是子子孙孙的事儿了。只怕这会成为流民们进作坊的阻碍吧?而且,国库空虚,还真的拿不出银钱来给流民置办住所和各种作坊呢。”

    刑部尚书道:“圣上,以微臣只见,还是不要让下面的流民们入匠户籍了。若是入了匠户,只怕么呀多少人愿意去作坊工作了。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马上接口道:“那怎么行。兵部下面也有好些匠户呢。如果不让这些流民入了匠户,对工部的那些是不是不太公平?而且工部还有好些要紧事物是不能让外头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兵部尚书指的是什么,皇帝当然知道。工部手里还有好些军功作坊,像制造弓箭和制式甲胄武器,自然都是在工部的作坊里完成的。这些东西可不能随随便便地就透漏了出去。那可是很容易被人推断出来,也是非常容易被人烧掉的地方。作为兵部尚书,自然是不想看到的。

    站在兵部尚书这一边的,还有朝廷的将领们。只有那些见识过战场的人才会体会武器和甲胄的重要性。他们自然也是不愿意看到消息泄露,然后给了别人可乘之机。不论是东西泄露出去,使得可能让敌人提高战斗力,还是被人毁了那些作坊,这都是他们不允许的。

    这些人首先跪下来求皇帝,要求皇帝将这些工匠们也入了匠户籍。

    见这里乱糟糟的,还闹出了这样的笑话,皇帝心里也不舒坦。只是,他也知道那些军务作坊的厉害。只是一面是嗷嗷待哺的百姓,一面是即将见底的国库,就是个再不懂事儿的主儿也知道如何选择。

    皇帝没有迟疑,而是先压住了嘴里的不舒服,然后才道:“既然国库紧张,那么这些流民还是不用入匠户好了。”

    皇帝既然下了决定,臣子们也只有符合的这一条路。所以左相也没有再多话。虽然传统是要遵守的,但是这也要分轻重缓急不是?毕竟这个法子可是为了安抚流离失所的百姓呢。

    大皇子嗤笑道:“办法是好办法,怎么儿臣老是觉得有些像宋时的厢军呢?前宋的厢军数量庞大,每年巨大的军事开支更是压得前宋喘不过气来。而且这些厢军又都不抵事儿,在人家的铁骑快马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。养着这样的厢军,还真是晦气呢。”

    提起前宋,就是皇帝也沉默了。亡国之鉴犹在眼前呢。

    林黛玉求助般地望向林招娣。还没有等林招娣开口,就听见杨太尉道:“大殿下严重了。用作坊养流民跟招流民为厢军那根本是两回事情。厢军虽然不是正经的军队,却也是军队系统的一部分。既然是军队,那么打仗、冲锋陷阵就成了必要之事。前宋的厢军虽然数目众多,却都是些不抵用的。一没有经过正经的练兵,二没有上过战场。一遇见人家的铁骑就软了,连逃跑都不知道,自然一败涂地。”

    左相看了看杨太尉,道:“是啊,大殿下。军队是用来打仗的,不适合那些刚刚从地里出来的寻常百姓。倒是这作坊很有可为呢。”

    听见左相这样说,杨太尉也好,诸位尚书也好,都知道此事就真的这样下结论了,再多说就只能放弃。也只得罢了。

    不过,户部尚书到底是个爱民的好官,他摸着胡子,仔细想了想,道:“话虽然如此,只是臣还有些担心。如果百姓们真的都不下地了,那么钱粮该怎么办呢?老百姓都知道去作坊里做事儿好、来俸禄也快,但是百姓们既然离开了自己家,去作坊,那么岂不是说那些高门大户们找不到耕作的人手了?那可如何是好?粮食一定会减产的。”

    户部尚书这话一出来,就让在场的人都生生地打了个寒颤。 没有粮食,那拿什么做军粮,又拿什么喂饱那些饥饿的百姓?银钱再好,也不是可以吃可以穿的东西。如果没有粮食,只怕没两天就要出事儿了。户部尚书可不是傻蛋。

    户部尚书尚且如此,更不要说其余的人了。当即个个色变。

    左相道:“杞人忧天。放着现成的粮食,还着急那些麦子稻谷?麦子稻谷很容易就发芽,而发芽以后就无法食用。可是这红苕却不一样啊。丫头,这红苕种植起来麻烦不?”

    林黛玉躬身道:“相爷,这红苕几乎不需要特别照看。一二老者,加上些小孩子在偶尔得空的时候来帮帮忙就好了。如今,臣女家里的这些种了红苕的田地,只要在开春之前把幼苗种下去,等到了时候,就可以收割了。最多,也不过让几个小孩子在有空儿的时候将多的藤蔓给剪了,方便红苕多多开花结果,另外就是让孩子们帮忙打个猪草而已。红苕的藤蔓可是养猪的好东西呢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一二老者和一些小孩子就够了?”

    “是的,圣上。”

    这下,皇帝可是真的动心了。他也知道,流民里的老人和孩子是最最难找到差事的一群人。

    皇帝道:“既然如此,那么就在京畿各县开始种植红苕好了。如果这红苕真的如此高产,朕的一桩心事就可以放下了。”

    众人当然是躬身行礼,给皇帝道喜。

    皇长子道:“父皇,儿臣还是很担心,这些作坊真的能够养活那些百姓们么?会不会又会不停地朝朝廷要钱粮吧?”

    太子道:“大哥,你太心急了。作坊么,不能养活下面的人手,又怎么能够存在下去?而且,也不用让朝廷来办这些作坊呀?林家的作坊不也弄得很好么?让适当的人来做适当的事儿,我们只要等着得了好处就是。”

    皇长子道:“太子,林家也是书香门第。”

    太子一滞,想了想道:“倒是孤失言了。”

    太子赶紧给林家姐妹颔首道歉,林家姐妹如何敢借,只好一个往左,一个往右,双双避了开去,口中还要给皇太子陪不是。

    皇帝道:“朕不曾见过林家的庄子上的作坊,却也知道林家丫头能够做到如今的地步也着实不容易。只是,这作坊上的亏空还真是难呢……”

    亏空?就是林招娣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个。

    不过林招娣到底是林招娣,虽然不知道这亏空是怎么一回事情,在心里却暗暗地下了决心,要将所有的事情都弄清楚了。如果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吏们都借了银子,而林家的人却没有借,那么林家一定会让别人排挤的。可是如果就借十余两银子做个样子,只怕就戳了君王的脸面呢。林招娣是不会做这样的事儿的。哪怕是时借时还,也比什么都不借或者只借了一点点的银钱来得好。

    看来又要动些手段了。毕竟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亏空的事儿,可见皇帝对这些事情也是心知肚明的。如果不好好地处理好了,只怕将来会害了自己的父亲呢。

    林招娣不知道,自己的这个决定在后来的权力交替的波动里,真正救了她父亲和整个林家。不过,即便是那样,林招娣也不怎么在乎了。

    当然,这样的事儿也不能只顾她们自己,至少荣国府眼下还是她们正经的外祖家。自己既然开始准备了,那么就不能不通知荣国府了。

    一想到荣国府里可能出现的种种有趣儿的事情,林招娣忍不住就想笑了。

    不同的事儿到了不同人的手里会有不同的结果。荣国府又是那个样子,贾母糊涂,贾赦愚孝,贾政愚蠢,邢夫人和王夫人一个刻薄一个狠毒,只怕这后头的文章真正叫人开眼呢。RS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