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奇热小说网 www.qiretxt.com,最快更新无忧归田最新章节!

p;弄好后照例让几个孩子分别端了,她也不要丫头帮忙,自个挑了供食担子就跟在自家丈夫孩子身后出了门往祠堂去。

    君子涯可能是一路上赶路得狠了,这一天没能早起,傅紫萱叮嘱了清风云霁在家看着。

    一家人赶着去了祠堂,择了桌子摆了祭祀用的各种供品,鸡鸭鱼肉,各色糕饼酒水等。人齐后,又跟族里其他人一起拜了祖先,当然她们女人照样是进不了祠堂里面,只能在大院里跟着磕头。

    磕好头,每家各自分开,一家家地在自家供案前燃起了香烛,烧起了纸衣纸马纸元宝等物。

    将烧尽时又一起燃了炮仗提醒先人前来领取衣裳钱物,在烧尽的灰烬前,撒了酒水圈了起来,以免地下其他人冒领。家主老傅头又领着三个儿子念叨了一通,这才起身。又略等了等,待祖先吃饱各家方才收起自家东西回家。

    族长留了当年轮值到的打扫祠堂卫生的两家人家留下来打扫,这才放了各家人离去。

    每年祠堂的卫生都会轮着来,一年两户,平时来祠堂打扫卫生,看看烛火,还要保管好祠堂里的各种物什。

    这傅氏一族从北方迁来,延袭了原来家族里的一些老的传统,到了敬县安家落户之后,又入乡随俗地袭了敬县这边的一些风俗。

    比如正月十五这天,天黑之后,当年家中生了男娃的人家,添了丁的人家,都要到祠堂去点灯。敬县这边土语的“丁”和“灯”是谐音,生了男娃添了丁,就要往祠堂去点灯,以告慰先人祖宗子嗣得以延绵。

    不管是送灯笼还是送煤油灯,都要挂在祠堂内,里面的灯油还要备着足足的,以便能燃至次日天露白。

    这样,表示香火不灭,子孙绵延之意。

    傅紫萱家里今年是没人添丁了,家里上一次点灯还是两年前傅紫武生了方正,去祠堂点的灯。

    这生了女儿虽然也是要上家谱的,可是却没有要去祠堂点灯这样的幸事。

    元宵这天,当年家里添了丁的人家除了点灯,还要给族里每户人家送一对喜蛋、一对麻球、一对捏得圆圆的饭团子、以及两块煮熟的肉。

    送多少没人管你,家境好的人家你可以多送,但都是要成双成对的,没人送单个的。这一脉单传谁个乐意?

    如果已经搬离村子到城里过活的,若是十五不能回来的,也会派人送了钱回来让族里帮着采办分送。

    这风俗并不是尊的敬县这边的风俗,而是袭的傅氏一族自古传下来的传统。原也是想着族里添了男丁,借着送东西告诉族人家里添人进口了。

    在北地时听说是满月那天送添丁礼,后来到了敬县,有了十五送灯这个习俗之后,就一直传下来,攒着到正月十五才送添丁礼了。

    也有一个说法,是说要看看孩子能不能立住。有些满月那天兴冲冲送了添丁礼的人家隔了不久孩子没立住的,这送添丁礼就成了件尴尬之事。所以就攒着到次年的正月十五送。也有些人家,若是年尾才生的男娃子,身子弱的,也会再等下年的正月十五才送。

    这习俗傅紫萱也是头一次听说,也是一家人祭拜完回到家后,有村里人上门送添丁礼傅紫萱才听说这个事的。

    傅紫萱觉得这个习俗还挺好玩的。

    这要是某一年族里添的男娃多,岂不是正月十五这天都不用做饭了?光收到的饭团子就够一家人吃了。而且应该也有某年族里不添丁的情况吧?总不能年年添丁吧?

    陈氏笑着说,当然有某年族里不添丁的情况。也有某一年又添很多男娃的情况。

    还说添丁添的最多的一年是傅紫阳出生那年,那一年村里总共有十五个男娃子一起出生。那一年元宵夜里,祠堂亮得跟白昼一样,炮竹声也燃了一夜。而正月十五那天,每家也都收到了几十个饭团子几十个喜蛋几十个麻球几十块大肉。家家户户都乐呵得很。有些家境不好的人家,都攒着吃了大半个月。

    陈氏还说紫阳紫越出生的时候,还好没分家,村里要送一百多户人家,这饭团子也是要捏不少的。

    最苦的一年是紫辰出生那年,家里已经分家了,傅紫萱又丢了,家里的银钱都给了傅天河拿去找大闺女了,分的地都卖了只剩两亩嚼用的,这要置办一百多户族人的喜礼,真真够呛。还好当年傅天海傅天湖等人帮了不少。不然正月十五的添丁礼都送不出去。

    这样说来,这个添丁进口也是个负担呢。

    陈氏听了傅紫萱的话笑了。RS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