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奇热小说网 www.qiretxt.com,最快更新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最新章节!

    ,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

    第1322章【1321】陪葬女种田记49

    山上的果子,专门请了五个果农来照料,需要挑水、施肥则需要长工或者买来的那些人去干。

    虽然在庄子里没有在山上的空气好,但每天醒来沿着田埂散步,再在山上转悠一圈,看着这充满希望的田园生活,就会觉得浑身舒畅。

    等到了秋天,她就能在山上实现捡蛋自由,每天扒拉它们的窝寻找鸡鸭鹅三种蛋的滋味儿,想想就觉得能治愈强迫症。

    兔子是一窝一窝的生,所以也不敢彻底撒开,而是在山上给它们圈养了一片地方,让它们实现自给自足,自由活动就行了,每天傍晚都会有工人过来打扫场地,收集这些牲畜的粪便,积攒到山下的一个坑里面,等施肥的时候到了,再一担一担的弄到田里,给土地增肥。

    如果肥料不够用,那就得去城里的化粪池里挑,这些都是免费的,不过进城的费用却非常昂贵,一次一文钱,能干这挑粪的活的,有几个能承担得起这费用?所以就发明了挑粪车,一辆车上挂十个桶,推着朝城外走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一次就能转运十桶农家肥,这一文钱就花的值了。

    这些城门楼的那些兵是不管的,毕竟这是良心循环,乡下人要是不进城拉肥,城里的粪便往哪里排?时间长了就都是问题,所以只要看到化粪车,都会挥着手,捂着鼻子让他们赶紧走。

    要是许给了这些人好处,可能一次费用也不用上交就能拉走。

    白荷在了解到城里的这些规矩后,就让庄子里的人两个月去拉一星期,混合着水,泼到地里面,差不多养料就足了,她呢,就给当值人员做一个星期的早饭,一天一顿,天不亮去拉,天亮了城门开了,就得停止作业,免得影响周围的环境。

    这早饭可都是白荷教小柳儿做的,每天变着花样,不重样,谁让他们人多呢,一天就要进去十几辆粪车,与其花这十几个铜板,还不如给这城门楼的小兵们打好关系。

    酱肉包、灌汤包、油条、菜角、糖糕、水煎包、花卷、大麻花……,全都是好吃又顶饥的面食,偶尔还会给他们每人整一碗面,总之吃上他家的早饭后,每天不管去多少人,只要赶在开城门之前清理干净,他们就权当没看到。

    偶尔送饭的翔子和柳儿路过城门口,这些认识的小兵还会主动打招呼,看,这关系不就处上了?

    所以有时候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,多和他们处处关系,说不定哪天就用得着了。

    肥料的事儿有着落了之后,地里面的庄稼就要靠勤灌溉、除草、除虫来保障收成了。

    有稻田的地方完全就是人工引流,非常辛苦,只要水位下降,就要换着班的去踩踏水车,将井下的水抽上来,灌溉到田里面,为了方便灌溉,水田都有专门的水渠引入,以此确保水能快速的流到他们想让它们流入的田里去。

    除了稻田,就是种植蔬菜的地方也需要经常灌溉施肥,这边也有井,但是没有水车,就需要一旦旦的往田里面挑水,辛苦是真辛苦,但农民不就是这样,而且她每天也发的有工钱,你挣得就是这个钱,也就没什么所谓苦不苦了。

    旱地那边播种的时候,都是选择阴雨天之后播种,这样地就有了一层湿气,有助于苗种发芽。

    种下去半个月之后,再系统的浇一次水,浇的透透的那种,等不来雨水,也需要一旦旦的往地里面提,泼。

    之后就可以看天吃饭了,毕竟旱地种的植物都是耐干旱的,不需要勤快浇水。

    可惜空间的红薯藤,土豆拿不出来,要不然这收成得提高多少啊!

    旱地一半种植小麦,一半种植芝麻,高粱,谷子,荞麦、绿豆、红豆这些杂粮。

    田乃生命之本,有了田,才有生存的希望,如今一百亩地入手,又有一座山可以随意她折腾,白荷在紧张的夏播之后,总算有了喘息的功夫。

    趁着农闲时候,又花三百多两银子打造了六口水井,还找木匠架了四个水车,总花费四百两。

    其中一个水车架在了山脚下,可方便提水上山浇灌那些果树。

    水田增加了一个水车,良田和旱地各增加一个水车。

    之后就是修水渠,因为除了水田有水渠,其他田里面都没水渠,为了让谁更快速的流入田地,水渠是必须要建立的,这也意味着长工有更多时间可耗费在田里,工钱自然而然的也保住了。

    她这一个庄子一百亩地,不知道养活了周边多少村子的人。

    等庄里面的事儿闲下来,她去唐家村找干娘的时候,一下子就被村子里的妇人们认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诶唷,这不是东家吗?东家这是干嘛来了?是不是有需要人手了?这还值当您再跑一趟啊,直接给俺们家那口子说一声不就成了?”

    这是村里头最能干长工的媳妇,她男人在白荷的庄子里干的是水田的头儿,有几分话语权,所以当时缺工的时候,这媳妇子也去干了一段时间。

    白荷也不是第一次来唐家村,但是自打庄子忙活起来,就鲜少往这边来,即便有时候过来,也是坐在篷车里,也难怪这些人一时半会儿没认出她是谁。

    直到她笑着说要去村西头的崔家时,他们愣了一瞬,白荷笑着说。

    “你们忘了,庄子里的崔管事在你们村买了个宅子,就是村西头的崔家啊!”

    这些人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:“还有这回事儿?哎呀,我们竟然都没发现,这可是好事儿啊,是我们唐家村的荣耀,以后您这庄子里有活,岂不是要先紧着咱们自己村的人先来?”

    白荷笑着回应:“只要你们活干的好,去哪儿都是人家抢着要的。”

    活干的不好,就是跟我们是邻居,也不会要。

    后面那句话白荷没说出来,聪明人也能听出弦外之音。

    现在庄子里每天有很多人吃饭,白荷就让干娘每天送三五十斤豆腐到庄子给大家改善伙食。

    肉蛋不一定每天都能吃得上,但豆腐却是能管够的。

    庄子里的菜种的晚,要是需要菜,她也会给那些长工说,来的时候带一些菜,按斤给价格。

    这才能将将循环起来长工们的这顿饭菜所需。

    基本上每天晌午都是给他们做面食,馒头面条都是杂粮面做的,顶饥扛饿,再加上新鲜的蔬菜和豆腐搭配,饭菜质量和味道,加了她的那些酱料,也是比其他地方好太多。

    白荷也在不间断的腌制咸菜,每天除了新鲜的炒菜外,还会有下饭小菜免费吃。

    但凡吃了他们家的酸菜豆腐、辣白菜、红油豆豉、酸辣海带丝的,就没有说不好吃的,还有人想买点儿带回家,被她给拒了。

    “等咱们自己种的菜下来了,我们会多腌制点给大家做过冬的福利,现在是不卖的,你们在这儿尝尝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她为什么种了二十亩的菜,就是想着到了冬天,可以做一大部分的腌菜卖了。

    这批夏天种的菜在霜降之前收了,就得赶紧腌制起来做过冬储备菜了,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达到最佳食用状态。

    等于每年春播和夏播的时候是花钱的高峰期,但是夏收和秋收之后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